一九中文网 > 书院传说 > 第6章 、各种奇葩五舍友

第6章 、各种奇葩五舍友

一九中文网 www.19zw.com,最快更新书院传说 !

    求书,找书,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,手机阅读更精彩,手机直接访问 m.bqg8.cc

    ps. 奉上今天的更新,顺便给『起点』515粉丝节拉一下票,每个人都有8张票,投票还送起点币,跪求大家支持赞赏!

    “古之善为道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。夫不唯不可识,故强为之容;豫兮若冬涉川;犹兮若畏四邻;俨兮其若客;涣兮其若凌释;敦兮其若朴;旷兮其若谷;混兮其若浊;孰能浊以静之徐清?孰能安以静之徐生?保此道者,不欲盈。夫唯不盈,故能蔽而新成……”

    马浪尘刚走进一一五舍的小院,就听见靠近小院门口的小茅屋传来了高声朗诵的声音。这是《道德经》第十五章。

    马浪尘拍了一把老马的马屁股,说:“你自己找地方去吧,估计就剩咱哥儿俩了,没得挑。”说完,站在那个小茅屋的门口,叩了一下门,随手推开门,道:“你好,打扰一下。”

    屋内的人,并没有其他奇特的反应,而是抬起头,问道:“古有智之人,用‘莲花’之象形为‘心’字(小篆的心字,跟莲花的样子相像),乃取莲花之空,空而通,通而漏,漏则不盈,正对应老子的‘唯不盈,故能蔽而新成’。不自满者乃有容,有容乃大。然圣人知天通地,却心存‘犹豫’,古人有云:当断不断反受其乱。两者可有矛盾乎?”

    马浪尘随口说道:“读《道德经》之前,你应该先读第八十二章,否则一切都是白读。”

    “八十二章?”那人愣了一下:“吾读经十五载,读《道德经》几近万遍,却从未见过八十二章?甚至未曾听说过?请教第八十二章为何种内容?”说完,深深一揖,是大礼拜。

    马浪尘赶紧让开,道:“这等大礼,我可受不起。好吧,告诉你吧,其实这《道德经》第八十二章很简单,却是我好不容易才搞明白的。《道德经》第八十二章云:本经所有内容的最终解释权,归老子所有。”

    “这?”那人愣住了,双眉紧皱,怔怔地瞪着马浪尘,思之良久,那人稽首道:“不错,不错,万事通万理,万理归一道。但一理难解万事,一事不同时,一事不同势,一事不同境,一事不同人,则不可用一理解之。兄之言甚是,是兄弟读书读迂了,请再受小弟一拜。”说完又是一个弯腰大礼拜。古有一字之师,这一句点拨,能令人如醍醐灌顶,这种点拨教化之恩,确实应该授之以大礼拜。但是马浪尘也就随口一说,能够通悟至理,必须有自己的思考和阅历了。

    马浪尘本就想来打个招呼,无奈蹦来跳去,躲来躲去。

    “小弟姓张,名道孙,鹿邑人,是老子同乡,尚未及冠,但已有小字,小弟字聃心,老聃的聃,丹心的心,有秉承老子之心的意思,又有碧血丹心的意思。敢问兄尊姓大名?哪个舍的?小弟自入书院,一心只读书,两耳不闻事。只识得本舍之人。”张道孙行礼问道。

    “我叫马浪尘,字破尘。就是这个舍的,路上耽搁几天,来晚了。听见你屋有声音,过来打个招呼。”马浪尘回答:“我去看看其他人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,请便。回头,小弟上门请教经言。”张道孙一拜,坐下来,从旁边的案几上拿来纸笔,轻轻地铺展开,轻轻地执笔,轻轻地写下:“余今日读《道德经》第十五章,甚有不通,听闻一语,初思者,觉大谬,再思者,有大理,三思者,理之至深。其语曰:读《道德经》当从八十二章读起,其章曰:本经所有内容的最终解释权,归老子所有。其语甚白,不堪为经。但,余思之……”

    马浪尘走出张道孙的屋子,“呼”出了一口气,心道:“听闻晋朝大家皇甫谧‘耽玩典籍,忘寝与食,时人谓之‘书淫’,张道孙用‘书淫’称呼也不为过,哈哈,不过,就是带了一丝迂气。”马浪尘说了人家的坏话,左右回顾,发现并没有人,才走进离张道孙茅屋最近的那个茅屋。

    “你好,我叫马浪尘,是新来的,过来打个招呼。”马浪尘看着屋里的人,那人瘦瘦的,蹲坐在屋子的门槛上,左手拿着烤好杀青的淡竹,右手拿着篾刀,拿刀的手如穿花蝴蝶,灵巧而迅速,瞬间破开淡竹,来回不停地反复劈割,几乎是呼吸间,手里的淡竹就变成了一把细如发丝,长短整齐的竹丝。

    “你好。”那人抬起头,讷讷地回答:“我叫王乐天,字安之。”说完,略带害羞地笑了笑。

    “我看你的功夫和技巧都在手上,厉害!”马浪尘能进书院,自然也有自己的绝活,更何况是“天下名巧”马均的后世子孙,看到王乐天的技艺,顿生惺惺相惜之意。不过,看这样子,王乐天倒是不太善于言辞。

    听到夸奖,王乐天只是害羞地笑了笑。

    “我先去见别人,回头咱们交流一下。”马浪尘告辞。

    “请稍等一下。嗯,好了。”王乐天说话的时候,手里并没有停下,也就也几句话的功夫,一匹用竹篾编成的马儿便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手中。仔细一看,竟然是老马的样子,老马那副野驴般猥琐、滑稽的形象也惟妙惟肖。“我刚才看见一匹马过去,嘿嘿。”

    “太像了!这匹马就是我的马。它叫老马,是匹只知道喝酒吃食,不爱驮人跑路的吃货。不过,很通人性。回头我帮你介绍一下,把这个礼物送给它,估计它会很喜欢。”马浪尘说道。“我先去给别人打个招呼,要不,我们一起去?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马浪尘拉着王乐天走出茅屋的小院,张望了一下这一一五舍的小院。小院并没有完整的界限划分,篱笆也是随意插着几根,小院与小院之间的距离也不算近,山林掩映,距离最近的一一四舍看的也并不是很真切。书院的安排也是让每个舍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空间。小院中有杨有柳,青石碧树,还有一波池塘,不过水流不多,距离池塘不远处,有一帘小小的瀑布,从半崖流下,高约有七丈,山泉潺潺,汇流成谭,又分流而出,流向不同的方向。

    “若是引泉水灌入池塘,也不是一件费力的工程,到时候可以改造改造。”马浪尘心里盘算着。

    在瀑布旁边,有一间茅屋,茅屋前的青石上,坐着一个人,一个人的背影。

    头戴高冠,正直若剑。白衣胜雪,随风飘飏。

    一柄长剑立在身侧,虽然剑尖朝下,却依然正直若冠,给人一种欲直刺长天的感觉。

    忽然,那人动了,行动如风,无痕无影。高举长剑,连斩十八次,剑剑斩在瀑布上,瀑布为之断流,不过瞬间,又恢复如初。

    “抽刀断水水更流,不如来一杯解忧。哈哈……”马浪尘说着,脚下生风,飘到了那人跟前:“哈哈,我是新来的,马浪尘。来,喝一个?”马浪尘把手里的酒葫芦递过去,想起自己刚才对着葫芦嘴喝了一口,尴尬笑了笑,在身上一擦,再次递过去。

    “华君儒,字志道。”华君儒说道,不过从神态看,天生一股傲然之气,这股傲气绝对不是故意装出来的,也不是后天培养的,而是发自骨头深处的一丝丝往外渗出来的,一点都不做作,虽然孤傲,却也能亲近。似凌雪的孤梅,似绝壁的蔷薇,欺霜傲雪,凌寒独开。所以,华君儒看了一眼酒葫芦,虽然骄傲地跟一只大白鹅似的,却并没有嫌弃,接过来,抿了一口。

    “《论语·雍也篇》曰:子谓子夏曰,汝为君子儒,无为小人儒。何为君子儒?何为小人儒?”马浪尘对华君儒的名字来了兴趣,借着《论语》的故事,来问华君儒名字的意思。

    “志于道则为君子儒,志于食则为小人儒。”华君儒言简意赅地回答。

    “孔夫子之前,儒者多以教书授业,求食生存为主,孔夫子之始,志向始大,眼光也转向仁、义、信、道,注重自身品德修养。志道兄这君儒两字甚好,志道两字也甚好!”马浪尘说道。

    “哎呦,哈哈……”马浪尘刚说完,就听见一阵笑声,接着跑过来一个干干、瘦瘦、小小的男子,那人“呵呵”笑道:“你可终于来了,咱们的人也到齐了。你好你好,我叫刘轻语,《广雅》曰:语者,言也。《庄子·外物》曰: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故此小弟字忘言。哈哈哈,小弟应该是咱们几个当中最小的,你可以叫我小六儿,哈哈,不用客气,不用拘泥,以后咱们就是自己人了。唔,大家伙儿应该都在,我去叫大家,咱们兄弟先碰个头,然后咱们去搓一顿,以后四年,咱们几个就要不离不弃了,哈哈,不离不弃……”

    “先遇见一个书呆子,又碰上一个闷葫芦,接着是个孤傲的大白鹅,现在是个话唠,呃,好期待最后一个,是怎么的存在?”马浪尘摸摸鼻子,微微一笑。

    “那边,是你的屋子。”华君儒指着距离池塘不远,五株柳树旁边的茅屋说道。

    “多谢多谢!”马浪尘看了看环境,还真不错,书院虽然简陋,但是环境堪称一流,大有拙中见巧,返璞归真的境界。

    “咳咳,老马,你个憨货,赶紧给我滚出来,焚琴煮鹤啊,你这厮破坏了一池的好意境。”马浪尘看见老马竟然在池塘中洗澡,还扭了扭麻杆腰,甩了甩快没毛的马尾。

    马浪尘一把把老马从池塘里拽出来,老马抖动浑身的湿毛,弄了马浪尘一身一脸的水。马浪尘一掌拍在马屁股上,老马双腿后踢,马浪尘也在马蹄扬起的刹那闪开。

    这时候,马浪尘忽生警觉,察觉背后有一种巨大的危机。马浪尘想都不想,一种本能反应,从腰后抽出腰间的刀,向后撩去,同时腰一拧,空中折返。

    “咔嚓!”一声脆响,马浪尘折返之后,立即回头,看见一个身高十尺,腰有十围的黑脸壮汉,手里却拿着一柄不盈一尺的短剑,可惜,短剑已成断剑。

    “这剑也太烂了。呵呵。”那人道:“俺叫赵雷歌,字君省。你那把刀看着不怎么凶悍,却是够锋利够坚硬的!”

    “我是马浪尘,”马浪尘调侃道:“你的‘小家伙’太疲软了点,哈哈哈……”

    马浪尘嘴上说着,可心里嘀咕:这人如此凶悍,这字取的确实不错,《易经》第五十一卦曰:象曰:洊雷,震。君子以恐惧修省。是告诫君子,观此卦象,从而戒惧戒恐,修省其身。这君省的字,正和此意。

    赵雷歌呵呵一笑。

    “好了好了,大家总算聚齐了。”刘轻语把张道孙、王乐天拉过来,大家一起见面。

    “相聚是缘,还有四年朝夕相处,我提议,咱们是不是先按年龄排排序,然后再喝一顿庆祝庆祝。”刘轻语提议道:“我应该是最小的,再过三年才加冠。”

    接着,大家一一说出自己的年龄,马浪尘是老大,接着是:华君儒、赵雷歌、张道孙、王乐天、刘轻语。

    “这书院也真是的,竟然随便找了两个村妇来做饭,要价还如此之贵,哼,一壶村醪三百钱!”刘轻语愤愤地说着:“不过不怕,这几天,我们要在旁边搭建一间庖厨,没有什么事儿能够难倒我书院之人。咱们自己做饭!”

    都到书院不久,并没有配置好锅灶炉火等设备,不过这都不是事儿,这世上没有能够难道书院学生的事儿。

    几人分工,赵雷歌去山中狩猎,刘轻语到山村籴米,马浪尘和泥制土灶,华君儒从潭中捉鱼,王乐天到林中不久,采得各种菌菇,山韭野蒜。大家忙得不亦乐乎。

    张道孙何在?

    宁可不食饭,不可不读书?

    否也。

    “君子之于禽兽也,见其生,不忍见其死;闻其声,不忍食其肉。是以君子远庖也……”张子摇着头,晃着脑,振振有辞,走了……

    “太装逼了吧,没少见一个所谓君子少吃一口肉,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好吃懒做的伪君子,哼!”刘轻语不爽的说了句。

    【马上就要515了,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,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。一块也是爱,肯定好好更!】